大唐食客升职记 - 第178章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    除了同稳娘们学习接产技艺外,还要与女官们学习礼仪修养,她甚至求王娘子找来了女夫子,琴棋书画、四书五经皆有涉猎。

    每月每科均有考核,两年后有最终考核,只有通过者方能出师为稳娘,全优者她甚至会推选其为女官。虽说嗣昌局的官员任用归吏部调配,但他们去何处找女官啊,多是由莫婤推举。

    此番培养,相当于女子书院,这也是莫婤尝试在大唐推广女子教育的第一步。

    各中深意,自不能一一同女官们讲明,但女官们暗自沉思后,第二日又风风火火地出了门。她则安心留在嗣昌局,领着王清歌整理讲义和考题,寻人印制。

    三日后,登记的小娘子们均得到了一份珍贵的讲义。

    讲义由数百张罗纹纸,装订成册,因其质地细薄柔软,韧性强,叠在一起竟不足一指厚。

    纸上有天然明显的横纹,若丝织罗绸,尽显高贵雅致,其上排列着清晰整齐的文字,文字旁还绘有示意图。

    小娘子们爱不释手,只交了半吊钱束脩的父母亦觉赚翻了,迫不及待同邻里炫耀,定要打他们此前奚落的嘴脸。

    晚膳后的巷子口,众人的话题已从三尸九虫、老娘婆的骇人罪行,换到了嗣昌局学徒的招收。

    “我信得牢莫大人,你瞧我闺女的书,纸张字迹无一不好,明日还要去官人处上学!”戴着铜耳珰的彤娘子欢腾道,高高扬起手中的书,月下的讲义泛着盈盈光辉如同天书。

    众人看呆了,纷纷伸手欲触碰却被妇人狠狠拍掉,还将书藏进了她怀中。大伙儿怅然若失,唯有那金钗少女撒娇央求着再看两眼。

    “我们也信莫大人!”髻上斜插银钗的彩娘子摸了摸肚子,回过神后不满地撇嘴道。见周围人赞同,她就又辩解道,“要收束脩的,每年一回,还要交两年,囊中羞涩啊!”

    “一回半吊钱,你家卖个琉璃瓶就有了,手头实在没钱,将你头上这支银钗当了也全够了,喊甚穷?”彤娘子不客气道,定是舍不得同姐儿开销,她家小儿可还没开始换牙就找了教书先生!

    彩娘子瞬时红了脸,径直取下银钗,一面往家逃,一面挽尊道:“是她定了亲不想干脏活,明儿我就押她去报名!”

    巷子口的百姓们瞧着彩娘子的狼狈样,忍不住发笑,心头却也盘算着明儿一早去同闺女(孙女)报名。

    翌日,嗣昌局方开署就涌来了众多百姓,却被告知人员已招收满,下一批学徒接收竟要等至明年五月,大伙儿听后愈发捶胸顿足。

    离去时,女官们领着他们从后门出,路过了一处富丽堂皇的厅堂。

    透过晶莹剔透的琉璃窗,他们瞧见了一张张约莫三尺宽的书桌,桌前坐着一个个身着景泰蓝罗裙的小娘子。

    她们手中捧着讲义,桌上摆着印有嗣昌局印章的笔墨纸砚,正全神贯注地瞧着高台上的女夫子。

    窗外的小娘子们面露向往,她们的父母们更是懊悔。

    念着小娘子们的基础水平参差,莫婤分了高中低三班教授,分别对应高中低阶稳娘。半月后有模拟考,只有通过初始考核者,方能正式成为学徒。

    这消息不知怎传了出去,月末考核之事,竟成了全城关注的焦点。

    昭昭万里银河,坠落西南,鸡鸣伴着谯楼钟声,迎来东方既白。

    嗣昌局署门外早已人头攒动,只是众人皆静默等候,气氛迫急如拉满的弓弦。

    待谯楼钟声绝,万众瞩目下,嗣昌局的署门缓缓开启。

    莫婤着浅绯色官服,领众女官迈出门槛,峨冠博带,仪态万方,如夏日艳阳般绚目,百姓们怔怔望着竟一时忘记了紧张。

    鹄白名册渐渐展开,莫婤朱唇微启,庄严肃穆的声儿响亮悠长。

    “高阶班,景雯”

    “高阶班,慧君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中阶班,红玉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低阶班,梨花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百姓们大气儿不敢喘,生怕惊扰了莫大人,更怕听漏了自家闺女的名儿。

    待她宣读

    完毕后,众人方发出来欢呼雀跃声,将名册贴于署门外的公示栏上,无论何时去瞧都围满了人。

    其实,这批小娘子家中皆是顶着万般压力支持她们上学的,之后更是受到了全城百姓的瞩目。她们也知这局势,原就听话懂事,后更是勤奋好学。

    因此,莫婤未刷掉一人,只是根据其接受知识的能力,调整了班阶,在嗣昌局后专赁了套三进院落做书院。


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!

【1】【2】

添加书签

站长有话要说

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,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,app没有广告!阅读方便

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,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,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